山西省立一中三晋星火从这里燎原人民资讯
太原海子边的文瀛湖上有一座石板桥,因这座桥距明清两代贡院很近,考生们为了博个好彩头,取名叫状元桥,桥已数百年龄。 年,山西公立中学堂创办,校址就选在文瀛湖畔状元桥边的“大贡院”。此后几年,学校相继更名为“山西晋阳中学堂”和“山西省立模范中学堂”。直至年8月,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 据有关资料记载:山西省立一中“占地面积余亩”,校舍建筑有“办公室22间,普通教室32间,理化教室6间,博物教室3间,图书馆(室)12间,会议室3间,教职员宿舍35间,学生宿舍间,礼堂1座,游艺楼1座;图书馆藏书套(近3万余册),理化仪器套,博物标本45套”。体育设施有“篮球场9个,网球场4个,足球场1个,田径赛场1个,乒乓球台4架,体育器械室一座”。 当时,山西省立一中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中学,学校设备齐全,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享誉省内外,备受有志青年的仰慕。 山西革命运动的先驱贺昌被山西省立一中录取后,在作文中记述道:“省立一中为吾省文化之中心,其教育之得法,管理之严厉,非他校能比肩也。余虽钝鲁,幸蒙不弃。孙山之耻既免,求学之乐又来。” 也正是在这所以校规森严、秩序良好著称的模范学校里,贺昌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启蒙教育,立下了“应社会之要求,做中坚之人物”的宏伟志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高君宇立即写信、寄进步书刊给母校山西省立一中,并回到太原,向学生介绍北京的斗争情况。在他的指导下,山西省立一中成立了由进步学生组成的学生会,并积极筹备太原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5月7日,在学生联合会的指导下,包括山西省立一中在内的11所大中院校的余名学生在文瀛湖畔集会,率先响应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太原传播。 年5月,高君宇回到母校,与贺昌、王振翼等发起成立了以“唤醒劳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个青年团组织。 年,彭真考入山西省立一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 年夏,受李大钊委派,高君宇秘密住进山西省立一中“青年学会”,并在这里组建了太原第一个党小组,后报上级批准建立了中共太原支部。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年春,阎锡山为扩充军备,征收房税,全省怨声载道。中共太原支部在山西省立一中率先发起“反房税斗争”,在彭真等人的领导下,校内贴出大字报。5月18日,省城大中学生罢课游行、请愿,并捣毁了省参议会,包围了督军府。慑于公论,阎锡山被迫取消房税,已收者退回,反房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年8月,山西省教育厅受省政府令,对省立9所中学以所在地重新命名,山西省立一中更名为“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简称“太中”。年“七七事变”后,“太中”迁址祁县贾令镇,年夏又迁回太原,选址师范街,后移至上马街原女子师范校址(今进山中学初中部),日伪山西政权下令恢复“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名。年,再次恢复“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名。年1月,山西省教育厅确定“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为省级重点中学,4月初,太原市人民政府又下发通告,原“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改称“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教师大多毕业于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高校。年夏,位于迎泽湖东畔青年路南端的新校舍全部竣工,太原五中由上马街迁入新校址至今。 现如今,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的中共太原支部历史陈列馆里,陈列着两块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校名残匾。每年的清明节,太原五中都会组织师生前往纪念馆,祭奠先辈,缅怀先烈。这是山西省立一中的精神遗产,亦是太原五中一直在坚持的育人初衷。 据《山西日报》
本文来源:山西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18.html